8月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2024年7月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在3年使用車齡的情況下,各級別車型保值率全面下降,依然延續了此前受新車“價格戰”影響下的運行趨勢。不過,從此次公布的《報告》結果來看,即便整體二手車保值率遭遇一定挑戰,仍有部分車型保值率車型逆勢增長。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令人關注的新能源二手車保值率呈何種變化?
二手車車源量穩中向好
今年以來,二手車市場幾乎每月都會迎來相關利好消息。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財政部印發《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補貼金額3萬—8萬元。同時,乘用車方面,在原版補貼基礎上大幅提高補貼金額,補貼標準由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貼1萬元、購買燃油乘用車補貼7000元,分別提高至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貼2萬元、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補貼1.5萬元。
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道路機動車輛產品自我檢查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提出,新產品上市前的檢測以往由主管部門指定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完成,致使程序相對繁雜,支持企業自檢是簡政放權、深化改革的重要體現。據悉,本次新規對申請產品自檢的企業資質做出了詳細要求。
良好的市場環境是汽車流通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受上述利好政策影響,7月,二手車線上車源量達66.7萬輛,同比增長近兩成,而去年同期車源量僅有57.1萬輛。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活躍的二手車消費市場離不開豐富的車源量為基礎,可以給消費者更多可以選擇的車型,他們能根據自身實際用車情況和偏好去選擇,從而形成二手車市場的良性發展循環。
豪華品牌保值率更堅挺
《報告》顯示,在各細分市場中,所有級別車型保值率全面下降。其中,緊湊型轎車的保值率從6月的51.5%下滑至50.2%,降幅達1.3個百分點,位居各級別保值率排名末位;保值率降幅最小的是緊湊型SUV,下滑僅0.1%,為54.1%。
相比之下,中大型車、中大型SUV、小型SUV保值率下降幅度較小,保值率分別為59.3%、57.6%和51.9%,環比下滑均在0.5個百分點左右。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戰略合作伙伴精真估的數據員李明表示,不同級別的保值率出現標志性的變化,小型車保值率已經超過級別更高的轎車。二手車價格持續下滑,已經導致部分車商退出,這與新車市場“拒交車”的情況類似,行業轉型出清成為必然。對于二手車的降價,宏觀層面已有明確判斷,舊車報廢從而刺激新車銷售,可能替代以往的置換路徑。
今年以來,豪華品牌受新車產品售價持續波動影響,一改此前豪華品牌車型保值率強勢的形象。不過,這樣的發展規律在7月有了明顯變化。《報告》指出,7月,豪華品牌保值率仍然領先于主流合資品牌,降幅相對更小。其中,雷克薩斯和奧迪品牌保值率逆勢增長,保值率分別為58.4%和56%。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表示,頭部品牌BBA(奔馳、寶馬、奧迪)各不相同的價格策略,是其他廠商可以參考的案例。從豪華品牌的保值率變化中可以看出,持續研發并投放新產品是符合中國消費市場情況的更優方案。
在主流海外品牌保值率調查中,合資品牌的競爭仍然激烈,其中本田品牌保值率成績是唯一一家突破六成的合資品牌。相比之下,東風雪鐵龍和東風標致位居合資品牌保值率最后兩位,其保值率均為46.3%。李明介紹,二手車市場對品牌有偏好,但對單一車系、車型并不會過度偏執。本期保值率排名提高的品牌普遍都有新產品上市,或在上市前預熱。持續投入新品是扭轉廠商目前困境的重要手段。
《報告》顯示,7月大多數自主品牌保值率下降,自主品牌當中的高端品牌貶值較快。市場對于下一步價格戰的擔憂是二手車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國產品牌持續在新能源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對于舊款燃油車的價格同樣造成不利影響。
新能源車保值率微降
《報告》顯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保值率成績相對穩定,保值率為47.9%,這表明產品實用性更強、不懼嚴寒酷暑的特點使其在全國范圍內暢行。而受使用環境更敏感的純電動車型保值率有所下滑,環比下降1.8個百分點,但憑借明顯的市場保有量優勢以48.5%的優勢依然領先。而在三年保值率方面,小型車保值率較高。不難看出,目前新能源車保值率還與傳統燃油車存在較大差距。
記者了解到,新能源車市場既存在降成本的趨勢,又存在“高端化”的沖動,使得新車價格差異明顯。二手車市場偏好低價是主流,因此持續降價的趨勢難以逆轉。
為了促進新能源車保值率進一步提升,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輕型汽車能源消耗量標示管理的通知》,要求企業標注“特殊場景下的能源消耗量或續駛里程”,使汽車能耗成為公開信息,避免過度炒作。(中國消費者報記者 吳博峰)
(責任編輯: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