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由《中國汽車報》社和羅蘭貝格聯合編制的《2024全球汽車供應鏈核心企業競爭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發布。其中,“全球汽車供應鏈百強”和“中國汽車供應鏈百強”兩份名單,更是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袁文博在對《白皮書》的解讀中表示,全球汽車零部件發展趨勢展現出營收規模趨穩、盈利能力反彈、“雙輪”持續驅動三大特點。2023年全球百強企業整體營收同比增長13.2%,同時,伴隨投資與消費活動復蘇,車市回暖,汽車零部件供應商2023年整體利潤率6.1%,相較于2022年的5.4%上漲明顯。
在“全球汽車供應鏈百強”名單中,多家國際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列。其中,博世、電裝、采埃孚、摩比斯、大陸等企業憑借技術創新能力和全球布局,繼續穩居全球百強前五位。
今年的榜單中,呈現以下幾個特點。隨著汽車行業“電動化和智能化”已為大勢所趨,汽車零部件頭部增長企業及新上榜企業在相關領域持續深化布局,構建未來業務增長支點;受經濟刺激與區域貿易保護,美日企業全球營收占比趨穩,中韓企業受益新能源,持續擴張;歐洲百強企業受疫情后恢復反彈及傳統業務回暖等影響,2023年營收規模增幅可觀。
以博世為例,在電動化方面,投資歐洲半導體制造公司,以提升其碳化硅芯片產量,維系穩定本地化供應并實現進一步業績增長;在智能化領域,為電動車型與自動駕駛量身定制的新型冗余制動系統,預期將實現快于市場的年均增長,達到10%。
2024“全球汽車供應鏈百強”中,有三家中國企業進入前二十,分別是寧德時代、濰柴集團和華域汽車,這代表著中國零部件企業的深厚積累與創新能力,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企業在全球汽車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和地位。
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編輯兼《中國汽車報》社社長、《中國能源報》總編輯謝戎彬表示,新能源汽車的崛起,不僅推動了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的飛速發展,也帶動了輕量化材料、智能網聯技術、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等新興領域的蓬勃興起。這些領域的每一次突破,都凝聚著供應鏈企業智慧與汗水的結晶,它們以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卓越的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推動著汽車產業向更加綠色、智能、高效的方向邁進。中國的供應鏈企業正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決心,投身于這場全球汽車產業的大變革之中。
《白皮書》顯示,2024“中國汽車供應鏈百強”排名前十位的企業分別是寧德時代、濰柴集團、華域汽車、海納川、均勝電子、廣汽部件、中航汽車系統、中信戴卡、中策橡膠和廣西玉柴,覆蓋了動力電池、傳統動力、汽車電子、輪胎、輪轂以及綜合性零部件企業。
其中,濰柴集團2023年供應鏈營收2416.74億元。濰柴動力以大缸徑和液壓為代表的高端戰略業務持續發力,利潤貢獻顯著提升。M系列大缸徑高功率密度發動機全面進入數據工程中心、剛性礦卡等全球高端市場,產品結構調整邁出重要一步。
均勝電子2023年供應鏈營收553.20億元,同比增長11.76%。2023年均勝電子在智能駕駛、汽車安全、新能源等領域亮點不斷。例如,均勝電子推出多款智能駕駛域控制器、飛躍式汽車安全氣囊等創新產品,并獲得某知名車企800V高壓平臺功率電子類全球項目130億元全生命周期訂單等。
中國零部件企業在當今的汽車價值鏈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白皮書》顯示,2023年中國零部件企業規模及利潤總額均快速回升,傳統部件受到整車產銷增長實現回暖,且智能化、新能源轉型仍是未來營收及利潤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其中,新能源、智能化領域零部件營收增加值占總增加值的34%,保持營收結構中主導地位;新能源零部件利潤增幅占總增加值的36%;智能化電子零部件凈利潤連續兩年保持200%的增速;得益于產銷量提升,傳統汽車零部件營收增幅超千億,利潤增超百億,占比34.7%。
分業務板塊而言,新能源板塊的收入增速和盈利性最為突出,電子板塊收入增速快,發動機及傳統業務板塊恢復勢態良好。具體來看,新能源板塊營收穩步增長,已成百強零部件企業的重要營收支柱,其中5家上榜企業均為動力電池供應商,分別是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國軒高科、中創新航、欣旺達,頭部企業規模及利潤增長良好,回歸合理區間。
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中國汽車供應鏈百強榜中新上榜企業11家,分別是蜂巢易創、欣旺達、三花智能、京東方精電、江蘇龍蟠、天馬微電子、萬得汽車、航天智造科技、華為、中原內配、天潤工業。其中,超過一半新入榜企業主營業務與新能源、智能化等相關,反映市場需求的持續升級與變化,同時,本土發動機及傳統業務也仍有良性發展。
例如,京東方液晶顯示屏整體及五大應用領域的出貨量、出貨面積已連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京東方精電智能座艙產品已全面應用到全球幾乎所有主流汽車品牌中。江蘇龍蟠作為行業內的佼佼者,一直在綠色轉型的道路上,積極探尋新的發展機遇,重點布局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與車用環保精細化學品,并不斷推出新能源汽車專用的創新產品系列,與國內外眾多企業實現了配套合作。
研發投入一直是中國汽車供應鏈企業保持競爭力的核心驅動力。近年來,隨著“新四化”趨勢的加速推進,中國零部件企業紛紛加大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力求在關鍵技術領域實現突破,從而在全球汽車供應鏈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例如,德賽西威研發人員占比高達45.26%,本科以上學歷占比達半數以上。德賽西威推進關鍵技術布局和快速商業化落地,實現了多類型行業前沿產品組合方案先發量產上車。以域控制器解決方案為例,德賽西威實現了從輕量級到中、高算力域控的全面布局和落地,打造了產業及自身的拳頭型產品。
華為2023年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開始進入規模交付階段。數據顯示,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實現銷售收入4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8%。華為重視研究與創新,2023年研發投入達1647億元,占全年收入的23.4%,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11100億元。
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吳釗表示,零部件企業正迎來出海窗口期,邁向全球化經營,要求企業深化運營、快速迭代以抓住全球機遇,形成由海外市場驅動的第二增長曲線。
例如,2023年寧德時代的出海成效顯著。2023年年內,寧德時代獲得了寶馬、戴姆勒、Stellantis、大眾、現代、本田等多家國際主流車企新定點;與Stellantis簽署戰略諒解備忘錄,在歐洲市場向其供應磷酸鐵鋰電池等諸多進展。
隨著全球汽車產業鏈復蘇疊加出行活動恢復,輪胎需求回暖,我國輪胎企業產銷兩旺,行業景氣度不斷提升。目前,玲瓏輪胎在泰國、塞爾維亞建設了2個生產基地,并籌劃建設第三個海外工廠。2023年底,賽輪輪胎宣布,子公司賽輪新加坡與墨西哥TD公司簽署合資企業協議,計劃在墨西哥投資2.4億美元建設年產600萬條半鋼子午線輪胎工廠,這是中國輪胎企業在北美的首次布局。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葉盛基表示,當前,中國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了一定的發展優勢,汽車供應鏈企業抓住了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構建了中國式汽車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但我們還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距離成為真正的汽車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國內零部件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與國際巨頭相比仍有差距,同時短板與弱項也不容忽視。對此,他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進一步強化共性基礎技術研究。二是順應跨學科、跨行業融合發展大趨勢。三是加快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出海進程。四是全面推進汽車供應鏈綠色低碳發展。
“我們期待,通過不斷的技術突破和市場拓展,中國零部件企業能夠在全球汽車供應鏈中占據更加核心的位置,為全球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謝戎彬說。
附:“2024中國汽車供應鏈百強”、“2024全球汽車供應鏈百強”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