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需厘清平臺、乘客、司機三方責權利邊界,在供需平衡中實現動態監管、理性監管和人性化監管
閱讀提示
乘客端普遍接受“一口價”,而司機端則對“一口價”態度消極,爭議中的“一口價”該不該取消?專家表示,單純取消并不能完全緩解矛盾,而應厘清責權利邊界,兼顧各方利益,尋求最優解。
日前,重慶張女士預約了“一口價”網約車,上車后因司機希望提前付款并顯示結束行程,雙方發生爭執。隨后,該司機遭乘客投訴受到了相應的處罰。
司機卻覺得委屈:“‘一口價’收益少,而提前付款對乘客沒有影響,同時還不耽誤自己繼續接單。”
在山高路不平的山城,因價格更加優惠,同時能夠規避繞路等風險,“一口價”模式廣受消費者青睞。同時,也有不少司機反映,在遇到因堵車等原因超出預估的行程時間的情況下,“一口價”訂單不僅容易虧錢,還可能因超速超車等行為,加大安全隱患。褒貶不一的“一口價”訂單存在哪些問題,如何尋求最優解?《工人日報》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乘客獲優惠,司機頻喊虧
“一口價”顧名思義,指的是乘客設定目的地后,系統給出一個固定結算價格,不管堵車還是改路,所花費的價格都不變。
受訪的多名司機認為,“一口價”對乘客來說確實優惠,但司機容易吃虧。原價為40余元的快車訂單,選擇“特惠”模式后,需要支付的實際金額為27元,這其中平臺抽成5元,最終司機獲得的實際收入為22元。
而此模式的最大弊端在于,如果因為堵車等原因超出預估的行程時間,司機非常容易虧錢。
重慶網約車司機劉虎告訴記者,自己在前不久接到一個 “ 一口價 ”訂單,距離是 27 公里,平臺預估需要51分鐘可以將乘客送到目的地。但因為堵車,這一單的實際運營時間長達一個半小時。“快車的價格在 77 元~90 元之間, 而‘一口價 ’ 只有 51 元。”這一單跑下來,去掉所耗費的時間成本及油費,幾乎不賺錢。
重慶網約車司機王軍告訴記者,“一口價”訂單并非強制接單,可由司機自行選擇。“高峰期我從來不開‘一口價’,怕賠錢。但平時還是會接,因為乘客打車時平臺會自動勾選這個模式,接到的單多一些。”然而,王軍表示,平臺上的“一口價”訂單如今能占據自己整體單量的30%~40%。
此外,還有司機表示,“一口價”訂單存在安全隱患,司機想方設法盡快到達目的地,超速、搶燈等行為時有發生。
同時,也有司機擔心:如果取消了類似優惠,乘客選擇網約車的熱情可能會下降,這同樣會影響接單和收入。
定價欠合理,收入難保障
在部分乘客看來,“一口價”模式既節約了乘車支出,又能減輕對司機繞路、延時等非正當服務行為的疑慮。
但是,對于網約車司機而言,派單機制是否公平則有待商榷。有網約車司機反映,若開啟“一口價”“特惠價”接單模式,會長時間接不到普通訂單,而平臺對特惠訂單的抽成比例又與普通訂單無異,司機收入難以保障。
重慶工商大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中心研究員莫遠明表示,目前的定價機制中,平臺掌握著定價主導權,司機、運力公司等行業組成部門的參與度和話語權并不高,行業一直呼吁建立定價協商機制。
今年以來,“訂單越來越難搶,收入越來越低”,成為網約車司機們共同的抱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網約車市場“內卷”激烈。一些地方已暫停受理網約車運輸證新增業務,還有多個城市發布網約車飽和預警,提醒從業者謹慎“入場”。
為了在覆蓋經營成本后還能賺取一份說得過去的收入,不少司機只能有單就搶,甚至不得不以提高工作時長作為代價,被“卷”在車流里。
“一天必須要跑夠12個小時,才能跑到600元,除去充電費和租金,就剩下300元左右。再加上吃住、違章罰款等支出,每天要跑到800元才能開始掙錢。”住在重慶九龍坡區的劉學斌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也曾試著一天跑12個小時以上,每天睡眠三四個小時,連著跑了半個月,他的身體扛不住了。“感覺腦子都遲鈍了,別人跟我說話,我都不知道對方講了什么。”這把劉學斌嚇著了,到醫院檢查以后,醫生表示是勞累過度,建議他趕快休息。
兼顧各方權益,尋求最優解
據悉,近段時間來,上海、合肥、武漢和石家莊等地監管部門,紛紛約談當地網約車公司,要求合理確定網約出租車運價,不得以不正當競爭行為擾亂市場秩序。
針對規范優化“一口價”“特惠價”等運價規則問題,重慶市場監管部門提出,進一步優化規則,充分兼顧平臺、司機、乘客等多方面利益,不得強制司機接單,不得將“一口價”“特惠價”接單結果和司機日常考核、賦分等掛鉤,確保司機的自愿選擇權。
此外,有平臺已經推出了一些可以 “止損 ”的權益。例如,高德打車近期上線了 “堵車寶 ”權益,這是針對高峰堵車場景下對 “一口價 ”訂單的補貼活動,滿足規則的“一口價”訂單,最多可獲得每單 10 元的補貼金額。11月2日~5日,滴滴在全國多個城市,短信邀請部分司機進行特惠訂單體驗試點,其間司機可以無限次拒單,并通過調整特惠快車的計價方式,由原來的“一口價”改為實時計價。該計劃盡管只是小范圍試點,如果收效不錯,不排除會大規模推行。
莫遠明認為:“‘一口價’屬于市場行為,在行業供給飽和、司機訂單量下滑的大背景下,單純取消并不能完全緩解矛盾。”乘客端普遍接受“一口價”,而司機端則對“一口價”態度消極,要尋求這種模式的更優解,需要厘清平臺、乘客、司機三方的責權利邊界,科學優化定價機制、利益分攤機制、平臺競爭機制和行業監管機制,在網約車市場供需平衡中實現動態監管、理性監管和人性化監管。
重慶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平臺企業要切實維護司機合法權益,進一步規范經營行為,合理制定運營規則,加強與司機群體的溝通協商,降低過高抽成比例。同時,要加強運輸安全管理,優化派單機制,杜絕超時勞動、疲勞駕駛、超速駕駛等行為。(本報記者 李國)
(責任編輯:戴賢軍)